几天前,偶然间与昔日的“童墨”班老师重逢于一家静谧的咖啡厅,我们的话题自然而然地飘回了那段在“童墨”班研习书法的纯真岁月。老师似乎被某种思绪触动,轻轻叹了口气:“还是你们以前那几届学生,写得最有灵气啊!”我闻言,心中满是惊讶与不解。在我的记忆里,我们不过是一群对书法充满热情却技艺尚浅的“小墨客”,怎敢自诩优秀?

老师微笑着拉起我的手,说:“走吧,跟我回去看看,或许你会有新的感受。”正值暑假,时间充裕,我欣然跟随。推开那扇熟悉的玻璃门,一股淡淡的墨香扑鼻而来,墙板上依旧挂着我们那几届学生的书法作品,那些略显生涩却充满个性的字迹,与几幅工整的样稿交相辉映。我心中暗自思忖,难道这些年里,真的没有新的佳作能够超越这些旧作了吗?或许,新作已被送往更广阔的舞台,绽放其独特的光彩了吧。

教室里,学生们端坐如松,笔尖轻触宣纸,只听得见“沙沙”的书写声,与这份宁静形成鲜明对比的,是空气中弥漫的一丝不寻常的气息。“童墨”的世界,本该是充满创意与乐趣的,为何此刻却显得有些沉闷?

与老师一同巡视时,我发现了端倪:每位学生的桌前都摆放着一叠样稿,他们时而低头书写,时而抬头瞥向样稿,那认真的模样,却像是在进行一场文字的“复制粘贴”。课后,老师沉重地告诉我,这些孩子正为即将到来的“童墨”书法大赛做最后的准备,每一笔一划都力求与样稿无异。

“难道他们练字只是为了获奖吗?”我忍不住问道。老师轻轻摇头,眼中闪过一丝无奈。他将桌上的几幅作品逐一展开,那些字,结构严谨,笔画流畅,几乎找不到任何瑕疵,但细细品味之下,却如同流水线产品般缺乏灵魂与个性。“他们的书法,每一幅都像是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,虽工整有余,却灵气不足。这样的作品,放在一起,非但没有相互映衬之美,反而显得单调乏味。”

回想起我们当年的“童墨”班,虽无严格的规矩束缚,但每个人都能在老师的引导下,自由挥洒笔墨,创作出独一无二的作品。那些字迹,或许不够完美,结构或许略显稚嫩,但每一笔一划都蕴含着我们的情感与思考,那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原创之美,而非简单的复制与模仿。

这一刻,我深刻体会到,无论是书法、绘画还是其他任何艺术形式,原创都是其最宝贵的灵魂。我的书法老师也曾提及,在书法比赛中目睹了众多雷同的作品,那份失望与遗憾至今仍让我难以忘怀。篆刻老师对机械般平滑线条的不屑,同样是对原创精神的一种坚守。再次凝视那些挂在墙上的旧作,我更加坚信,那才是原创之美的真正体现。